理财小课堂之理财风险,您适配了吗? 作者: 时间: 2024-03-13 00:00
理财的本质是用风险换取收益。投资者在购买理财时往往只关心未来的投资收益,而忽略了其中风险。对投资者自身来说,“购买风险不匹配的产品”而带来的风险是日常可以避免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类理财风险。
理财风险--风险不匹配:
客户:能帮我们讲讲什么是理财投资中的风险不匹配?
银行:风险不匹配,就是投资者购买了不符合自身实际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偏好的产品。
在投资理财过程中,投资者持有的产品亏损了,第一反应往往是认为管理人的水平问题。管理人对理财产品的表现固然会有影响,但还有另一层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当初购买产品时的风险不匹配。
客户:投资理财和银行存款一样安全吗?
银行:当然不一样,投资理财是一个风险承担的过程。
银行理财不仅不承诺保本保收益,而且不同的产品风险差别也很大。比如,银行权益类产品、衍生类产品风险明显高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风险又高于现金管理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理财产品,银行在发行前都会确定一个风险等级。银行在销售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风险适配”的原则,避免投资者购买到不适合自身的产品。
小贴示:
慈溪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PR1(低风险)、PR2(中低风险)、PR3(中等风险)、PR4(中高风险)、PR5(高风险)。
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由低至高分别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和激进型,客户只能购买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
银行:如果投资者把银行理财错当成储蓄的等效方式,从而忽视产品风险、不重视风险测评,很容易会因为风险不匹配而产生实际的亏损。在银行理财实行全面净值化管理后,“风险错配”带来的投资风险也更为明显。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投资者,平时习惯了购买比较稳定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但受混合类产品更高收益的诱惑,在风险测评时没有按照真实情况填写,因而购买了风险不匹配的产品。当市场出现震荡导致产品净值波动超出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因无法忍受短期的波动,从而选择忍痛赎回,产生实际的亏损。
净值型产品出现波动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如果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很弱,便难以有耐心长期地持有下去。
声明:
本材料中所述信息均来自于公开资料,虽然慈溪农村商业银行认为该等信息来源可靠,但本行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材料内容为就理财业务开展的通识教育,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市场观点,也不是理财产品交易要约。
本材料中关于产品的举例仅供参考,具体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