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客服热线: 40088 96596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消费者权益保护

理财小课堂之理财风险,您适配了吗? 作者: 时间: 2024-03-13 00:00

 

 

 

理财的本质是用风险换取收益。投资者在购买理财时往往只关心未来的投资收益,而忽略了其中风险。对投资者自身来说,“购买风险不匹配的产品”而带来的风险是日常可以避免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类理财风险。

 

理财风险--风险不匹配

客户:能帮我们讲讲什么是理财投资中的风险不匹配

银行:风险不匹配,就是投资者购买了不符合自身实际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偏好的产品

在投资理财过程中,投资者持有的产品亏损了,第一反应往往是认为管理人的水平问题。管理人对理财产品的表现固然会有影响,但还有另一层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当初购买产品时的风险不匹配。

 

客户:投资理财和银行存款一样安全吗?

银行:当然不一样,投资理财是一个风险承担的过程。

银行理财不仅不承诺保本保收益,而且不同的产品风险差别也很大。比如,银行权益类产品、衍生类产品风险明显高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风险又高于现金管理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理财产品,银行在发行前都会确定一个风险等级。银行在销售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风险适配”的原则,避免投资者购买到不适合自身的产品。

 

小贴示:

慈溪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PR1(低风险)、PR2(中低风险)、PR3(中等风险)、PR4(中高风险)、PR5(高风险)

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由低至高分别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和激进型客户只能购买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

 

银行:如果投资者把银行理财错当成储蓄的等效方式,从而忽视产品风险、不重视风险测评,很容易会因为风险不匹配而产生实际的亏损。在银行理财实行全面净值化管理后,“风险错配”带来的投资风险也更为明显。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投资者,平时习惯了购买比较稳定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但受混合类产品更高收益的诱惑,在风险测评时没有按照真实情况填写,因而购买了风险不匹配的产品。当市场出现震荡导致产品净值波动超出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因无法忍受短期的波动,从而选择忍痛赎回,产生实际的亏损。

净值型产品出现波动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如果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很弱,便难以有耐心长期地持有下去。

 

声明:

本材料中所述信息均来自于公开资料,虽然慈溪农村商业银行认为该等信息来源可靠,但本行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材料内容为就理财业务开展的通识教育,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市场观点,也不是理财产品交易要约。

本材料中关于产品的举例仅供参考,具体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